“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这是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当时李白正沉浸在遇赦放还的喜悦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时的李白并不知道,隔着万水千山,小他十一岁的杜甫正被浓重的思念和悲痛沦陷。

即使知道又怎样呢?李白本就是个不羁的浪子,他可以忘记与高适的一年之约、十年之约,当然也不会被杜甫沉重的思念羁绊。

世上不缺乏伟大的友情,但不是所有伟大的友情都是对等的付出。比如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情。

在唐代,大明星李白不缺粉丝,所到之处都有疯狂的追星族。

但像杜甫这样狂热的、知己式的粉丝却难能可贵。

天宝三年(744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路过洛阳,与杜甫初次相识。

闻一多曾这样评价二人的这一次会面:”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了。”

这次会面开启了两人的友谊,也开启了杜甫对李白的爱与怀念,这种情感几乎贯穿了杜甫的后半生。

作为李白的头号粉丝和小迷弟,杜甫对李白的崇拜近乎疯狂,据统计,杜甫写给李白的诗超过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多达五倍以上。

杜甫一会儿春日忆李白,一会儿又冬日怀李白,还要不断地赠李白,梦李白。李白却总是回音寥寥,但这依然不能阻止杜甫春夏秋冬的持续思念和对李白的顶礼膜拜。

在那个车马皆慢的时代,一个人的思念不知要历经多长时间,才能跨越万水千山,抵达另一个人的心田?那种鸿雁不到、音讯皆无的日子又是怎样一种折磨和熬煎?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年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吧,一起感受双子星座之间的伟大友情和不可复制的诗意。

01

李白情诗意境最美的诗_李白情诗名句_李白的情诗

《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这首诗大概是天宝五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

首联直率地盛赞李白诗作无人能敌,高超的才思卓尔不群。

颔联将李白诗作与南北朝时的庾信和鲍照类比,赞美其诗作既有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的俊逸之风。

颈联对面落笔,杜甫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遥想李白在江东远望着那日暮薄云,两人天各一方,只能遥寄思念。

很自然引出尾联: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同桌饮酒,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李白作品的推崇和才思的崇拜,接着抒发彼此的思念,最后强烈表达重逢的愿望,二人深厚的友谊在字里行间流淌。

02

李白的情诗_李白情诗意境最美的诗_李白情诗名句

《不见》唐·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可能是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郑虔在台州的消息后,引起对李白的思念而写的。次年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就去世,所以这首诗也应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之作。

诗的首联写作者与友人李白许久未见,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亦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

颔联用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

颈联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尾联写作者对李白的祝福与和友人再次相聚的憧憬。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通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饰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03

李白情诗意境最美的诗_李白的情诗_李白情诗名句

《赠李白(其二)》

唐·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此诗大约写于天宝四载(745)杜甫游齐赵时,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幸会于山东。

诗中慨叹二人漂泊不定,学道无成。“痛饮”二句,既是对好友的规劝,也含有自警之意,语重心长,可见二人友谊之诚挚。

全诗沉郁顿挫,跌宕起伏,言简意丰,韵味无穷。

04

李白的情诗_李白情诗意境最美的诗_李白情诗名句

《冬日有怀李白》

唐·杜甫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此诗作于天宝四载冬。上四句怀李。冬天的孤独和寒冷让杜甫加倍思念李白,坐在寂寞的书斋里,从早到晚想到你。翻来翻去寻找你的文章,常把你的诗读了又读。

下四句自叙。“短褐”二句,自伤流落蹉跎。客居冬馆,衣短不禁其寒,想象中羡慕李白的隐逸之乐,遗憾当时不能乘兴远去,空负麓门之期,表达对李白的深切怀念之情。

05

李白的情诗_李白情诗名句_李白情诗意境最美的诗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唐·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当年秋天,杜甫再次来到前几年的旧游地鲁郡(今山东兖州),而此时李白有家寄住鲁郡任城县(今山东济宁),两人便相约同访鲁郡城北的范十居士。两人均作诗记述此事。李白诗为《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杜甫诗即《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先写作者与李白的深厚交情,再叙与李白一同寻访范十隐居,后写在范居处即席朗诵屈原的《橘颂》,席上三个人因此在各自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表达了朋友之间心神相连的感情。全诗有对真挚友情的珍惜,有心志共鸣的融洽,有生命志向茫茫无归的惆怅,格调高古,兴致飘逸,情境清妙。

06

李白情诗名句_李白的情诗_李白情诗意境最美的诗

《梦李白 (其一)》

唐·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李白、杜甫相差十一岁,但自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偶遇后,便一见如故,引为知交,但可惜翌年便分别,从此永诀。

虽然长久不见,但杜甫始终怀念李白,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身在秦州(在今甘肃省秦安县西北),听闻李白被远放夜郎(其时李白已遇赦而回),又有传说他已于途中落水而死,为此而忧思辗转,据说一连三夜都梦见李白,于是作了这两首诗。

第一首《梦李白》主要描述梦境和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

开篇就说“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意为:倘若真切地得到你的死讯,或许悲痛还会逐渐消退,但如今你生死不明,却使我每日牵肠挂肚,哀伤总也难以消弭。

夜郎在唐代为边荒之地,因为中原人士不服当地水土,所以遭放逐者十不一回,杜甫因此才会怀疑李白已死或将死。他认为是李白死后,魂魄来入其梦,可是又不愿相信传言的死讯,因此矛盾心理而哀伤更浓。

“君今在罗网”,是将李白喻飞鸟,将其下狱遭逐,落入法网,比作飞鸟落入罗网,所以说“何以有羽翼”,你怎能插上翅膀飞到我这里来呢?千山万水之间,两位伟大诗人的心仍然紧紧贴在一起,而由此中也可看出,杜甫对于李白已死的怀疑,其实是相当深的,他并非不信,只是不愿去相信而已。

前叙梦境,“落月满屋梁”则是醒后,月光中似仍得见梦中李白的容颜,所以说“犹疑照颜色”。在此半梦半醒,神思仍然恍惚之际,才有“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的奇特想象。

《续齐谐记》中说:“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曰:‘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杜甫在此引用此典,正影射李白落水而死的传言,从中体现出他对李白的深切关心和思念。

李白情诗意境最美的诗_李白情诗名句_李白的情诗

《梦李白 (其二)》

唐·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其二)附着了更深刻的思想。开篇先以远游以喻李白之被远逐,再写“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是和第一首基本相通的内容。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又是对李白落水而亡的传言的怀疑,与“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含义相同。

然而紧接着从“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开始,则转而描写李白的志向和风骨。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千古警句,短短十字,即将一位不合流俗、不与腐朽官僚同流合污的士人形象烘托于纸笔之间。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之句,语出《老子》,本意是指作恶者必遭惩罚,用在这里,加以“孰云”二字,却作了无奈、愤懑的反问:为什么那些“冠盖”之人作恶多端,无益于国,却仍然显赫,似李白这般高洁之士反倒会罹入罗网之中呢?天意真的公平吗?

然后结句先作一扬,说“千秋万岁名”,李白你一定能够赢得千古盛名的啊;继而又作一抑,说“寂寞身后事”,只是盛名都在身后,你在生之时恐怕会历经种种坎坷,难逃此等罗网吧。待等死后,寂寞无知,后世盛名种种,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对不公世道的鞭笞,是对李白遭遇的同情,使得全诗从怀人、思友更上一个层次,充满了悲天悯人的志士的情怀。

李白情诗意境最美的诗_李白的情诗_李白情诗名句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秋季,时杜甫在秦州,而李白曾遭贬夜郎,于当年春天即被赦还,可惜杜甫并没有听到这一喜讯,相反,他听闻传言,李白已在流放途中落水而死,为此而悲恸作诗。前选《梦李白二首》也作于这一时期,也成于此种背景。

开篇写“凉风起天末”,所谓“天末”,即指天之尽头,为荒蛮偏远之地,或谓指杜甫所居之秦州,或谓指李白所去之夜郎,两者皆通,也可两者并言之。秋之已至,凉风骤起,不管是在秦州还是在夜郎,其寒冷如一,这两地一在国之西北,一在国之西南,可谓天涯海角,杜甫、李白这一对好友天渊相隔,共浴凉风,共起寒意,这不是比独言秦州,或独言夜郎要来得更深刻,更富有寓意吗?这首诗与《梦李白》的写作背景相同。杜甫与李白虽然没有见面,但凭借着对李白的了解,就坚信李白是被人冤枉的,“魑魅喜人过”就是此意。

接着,杜甫不言自己思念李白,反而似问李白“意如何”,此时此境,你又做何感想呢?则其关爱友人之情,担忧觳觫之意,也便尽数托出。

颔联言鸿雁,是为音信不达,虽有传言,未知真伪,言江湖秋水,则喻风浪险恶之意。晚清李慈铭曾云:“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杜甫既设问“君子意如何”,则在其内心深处,似乎能与李白相隔千里而深情互通,能够互相问询,于是如在向友人警示:楚地江深浪涌,秋季水多,风波险恶,你可千万要小心呀——此即相应李白落水而死之传言作句。

“文章憎命达”,言文章憎恨命运通达之人,言下之意,唯有历经坎坷,运蹇不通,其文章才能臻于妙境,正所谓“诗穷而后工”也。既有此谓,则李白文章最佳,想必其命运也将多舛吧,杜甫实在为他的前途而担忧。“魑魅喜人过”,既是说楚或夜郎蛮荒之地,多有山林精怪,最喜有人(即李白)路过,好魅惑之、谋害之,同时也是因应上句,云李白之命运不通达,正是魑魅魍魉般小人陷害之故也。

尾联用的是屈原投汨罗江之典,说难道李白真的落水而死了吗?即便真有此事,想来他也是前去相会屈原之冤魂,以其壮丽诗篇去祭奠先贤了吧。这等于将李白与屈原并论,同样英才天纵,诗传千古,也同样运蹇时乖,为小人所害,两人更是有志一同地殉国而死。

颈联言李白之才,尾联赞李白之志,既反映出诗人对友人浓厚的关爱之情,对友人前途之忧惧,同时也塑造出李白高大英伟的形象。

杜甫写给李白的这十首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呢?快去文末留言吧!

01

02

03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