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名人故居_扬州名人有哪些_扬州名人

2007年6月,扬州参与投拍电影《江北好人》,我接到跟踪采访的任务。

第一个活动,是在苏北医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刚到苏北门口,哟,围观的人比看病的人多。影迷们进不了发布现场,期望在门口能看到自己心仪的明星。

《江北好人》讲述了扬州爱心车队司机冬子夜送病危小孩去医院,孩子母亲钱包丢失误会冬子,最终真相大白两人步入婚礼殿堂的故事。主演夏雨、马伊琍是当红明星,他们自然在发布会主席台就坐。

友情客串演员与一众记者台下坐着。我前面坐着一位戴护士帽的俊俏姑娘,越瞅越眼熟,这不是演《樱桃》、《凤凰》的豪爽大气、热情开朗的苗圃嘛,她也是腕儿呀!

咱也追把星,跟摄影记者和苗圃打了个招呼,留下了这张照片。

扬州名人有哪些_扬州名人_扬州名人故居

这张照片拍摄于琼花观,大概是在9年前,72岁的谢芳拉着我的手,跟我讲她的故事。我跟她说,我和妈妈都是您的粉丝,您的《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第二次握手》我们都不止看了一遍——这不是采访的技巧,却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她的距离。

她这次来扬州不是参加的什么演艺活动,好像是一次书法交流,她师从欧阳中石先生。是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中不多的有书法造诣的人之一。

记得那天琼花观的银杏叶绚烂如花,我几乎没做什么记录只听她聊家常。她说喜欢扬州的宽敞街道,喜欢扬州的天气,还说自己是典型的江浙口味,吃什么菜都要加点糖。

扬州名人有哪些_扬州名人故居_扬州名人

贾平凹是中国作家群体中大师级的人物。采访他前我做了不少的功课,防止问出什么没啥技术含量的话题。哪知道,进入他的房间采访,他似乎比我还害羞,抽了整支烟才接受采访,一口商洛口音我只能辨识个六七成。

早年前他来过扬州,这次抵扬来领朱自清散文奖他是坐着朋友的车过来的。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出发的,走了整整两天的时间。他喜欢扬州,一进入扬州城后,那种熟悉的感觉,就立刻找到了。他喜欢扬州的江南味,记得他描述扬州的四个字是“温婉柔情”,他老实巴交的脸这时候散发出光芒来,我立刻就想到了他笔下的牛月清、唐宛儿、柳月等女子来……

扬州名人故居_扬州名人_扬州名人有哪些

这张照片拍摄于江苏油田第一井江都真武的“真六井”前。尚长荣先生兴致很高,我也很激动,一缕头发耷拉在额前没整理一下就让同事给照了。

那年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在扬州举行,我陪着数十位梅花奖得主前前后后跑了三天,各个流派各种唱腔尽拣好的听。我报几个人名,喜欢戏曲的朋友定会眼热、耳热的不行,唱黄梅戏的韩再芬、唱沪剧的茅善玉、唱豫剧的小香玉、唱越剧的赵志刚……尚先生是这帮“大家”的领军人物,他是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子,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

尚长荣对于扬剧也十分熟悉,他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看过扬剧电影了。

扬州名人有哪些_扬州名人_扬州名人故居

这张照片拍摄于高邮文游台的汪曾祺纪念馆前。邵燕祥是以中国作协作家访问团团长的身份来到扬州的,他对汪先生十分敬重,在扬州参加完活动后,特地赶到高邮参观汪曾祺纪念馆。他知道汪老,最先是看样板戏《沙家浜》,知道这满台男女的词,都出自汪曾祺笔下。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他看了汪先生的《受戒》,也就知道了先生是扬州高邮人。

邵燕祥是当代著名诗人,原《诗刊》副主编。

扬州名人有哪些_扬州名人_扬州名人故居

在中学的时候,我就读肖复兴的关于青春期的小说,做记者后,读他的报告文学,给了我很好的滋养。2009年,肖复兴第三次来到扬州,我陪他去看史可法墓。

他对史公祠,有着骨子里的留念,每次来扬总要去一趟,不是走马观花,看的很仔细,在飨堂前,他抄录了抱柱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在梅花仙馆,他抄录了“万年青史可法,三分明月长存”。

在游览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什么话,总是沉浸在追往与思索中。在不久以后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我看到了他写的长篇散文《史可法的扬州》。

扬州名人故居_扬州名人有哪些_扬州名人

这是《今晚报》记者拍摄的我与冯骥才先生的合影。仅从这张照片上,就可以看出冯先生谦逊的品格,由于他一米九二的大个头,他总是将头微微倾向合影者一方,以使照片构图美观。

2008年夏天,我与晖军在北京采访奥运会后即南下沿运河做“扬州炒饭文化解码”的专题。第一站即天津,我们采访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其中份量最重者为冯先生。冯先生是正儿八经的部级干部,可是听说我从扬州赶来采访,没多久便从天津文联的小楼上下来与我聊天并合影留念。

之前我与冯先生有过交集,我陪他在扬州走访过双东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国剪纸博物馆。冯先生是我敬重的一位大家,他除了在写作方面的成就外,在抢救中国民间艺术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扬州名人故居_扬州名人有哪些_扬州名人

崔道怡先生来扬州的时候才七十多岁,今年该八十出头了。文学圈子外头对他不太熟悉,在文化圈内可不得了,被誉为“中国第一编”。汪曾祺、蒋子龙、刘心武都叫他老师。因为这几位大师的处女作或成名作都是经崔先生的手编发的,如汪曾祺的《羊舍一夕》、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刘心武的《班主任》。

崔先生来扬州是做“千年欧阳修”征文的评委,但与我聊得多的却是他的“发现之旅”,当年刘心武还是北京13中的教师,给崔先生寄来《班主任》,立刻受到崔先生的肯定和鼓励,亲笔回信表示了对这篇作品的肯定。崔先生把《班主任》编发在1977年11月的《人民文学》头条位置——这是文革后“伤痕文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篇作品。

而更早些时候,我们扬州人汪曾祺的小说《羊舍一夕》,是崔先生从一大堆自然来稿发现的,时为1962年,而在十八年之后,汪曾祺才推出那篇著名的小说《受戒》。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