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简介_武汉所有大学名称各是什么_武汉的大学名称

马上复试了,很多同学后台问小编导师信息,也有很多备考的同学问有哪些老师。

小编这里就找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导师们做一下简介,今年复试的同学如果要报导师可以参考,当然导师不仅仅是我们介绍的这些啦,以后要考的同学要注意这些老师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过的论文哦……

罗以澄,男,1944年3月出生,祖籍福建省福州市。1961年考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6年毕业后长期在报社、电台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

曾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任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传播与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4年初调入武汉大学新闻系任教。现为武汉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传播与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新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研究领域为现代新闻传播实务,先后发表过《新闻采访学教程》(1995年荣获国家教委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新闻采访学新论》(国家级重点教材)、《现代新闻写作学探析》、《应用新闻学600题》、《广播消息选评》、《广播通讯赏析》等著作6部,140余万字;发表过《关于我国新闻写作学研究的反思》、《新闻写作学研究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引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新闻采写的改革》等学术论文40余篇30余万字。

科研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实务和媒介发展战略,先后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负责主持国家“ 985”工程二期项目“新闻传媒与媒介化社会”、教育部“ 211”工程二期项目“现代传媒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新闻传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方媒体关于拉萨‘3· 14’事件报道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市场经济与新闻传媒发展战略”、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1世纪初湖北省传媒业发展战略”等重要课题十余项。

秦志希,湖北鄂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学科及研究方向:新闻学新闻理论

主讲课程:媒介文化、新闻学原理、舆论学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近五年主编、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16篇。著作类:《新闻舆论与新闻文化》,参编《华夏传播论》、主编《新闻与传播评论》等。论文主要有:《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全面审视国际传播中的传播效果》,《从新闻学关键词看新时期新闻理论的变迁》,《人文关怀视野中的新闻传播》等。主持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及湖北省年度项目各一项。《人文翔视野中的新闻传播》(论文),获2000年湖北新闻论著一等奖,另有两篇论文分获武汉大学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单波,1964年12月生,汉族,湖北天门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珞珈特聘教授,台港澳新闻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1998年被列入“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武汉大学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2002年10月至11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教授。2008年3月,并被聘为法国波尔多三大传播学专业客座教授。自1985年留校任教以来,共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

2015年4月,单波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名单 中。

主要研究领域:比较新闻学、跨文化传播

学术风格:

单波教授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术风格:史论结合,中外对比,关注现实,追求创新,追求哲学思考。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比较新闻学,注意围绕如何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的问题,探讨中西新闻传播业与新闻传播观念演变的轨迹,并从文化比较学与多维视野的观照中探寻中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方向及价值取向。

研究成果:

1994年,与人合作出版《中西新闻比较论》(武汉出版社)一书,该书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最早的比较新闻学著作之一,其特点是从比较文化学、比较伦理学、比较文体学等层面拓展了比较新闻学的思维空间,此后,又在《国外社会科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西新闻传播思想比较研究的论文,建构了观念层面的比较分析模式。

1998年以后,多次参加港台国际学术会议,展开了大陆与台港澳新闻传播比较研究,并从1999年开始主持武汉大学台港澳新闻研究中心的工作,进一步扩大比较新闻学的研究范围,发表了大陆与台港澳新闻传播比较研究的系列成果,并建立了与港台学术机构的稳定关系,使此项研究制度化。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把视野扩展到新经济、新技术背景下的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2001年,出版《20世纪中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全面总结了中国新闻传播业和新闻传播观念的发展,并对其作了新的历史划分和新的逻辑分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年,出版《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人民出版社),创造性地建构了唐君毅哲学的批判体系。

多年来,单波教授的学术成果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其论著和论文的引用率比较高,特别是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的《新闻传播》全文转载。

石义彬,男,1955年3月生,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马工程”教材《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首席专家、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网络文化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动漫协会常务副会长,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担任多家杂志的编委和审稿专家,在国内多家高校的新闻院系(所)、研究机构担任兼职(客座)教授或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先后获武汉大学(现代外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和武汉大学(新闻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

197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并留校任教;

1985年武汉大学哲学系现代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5年至今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

1987年-1989年在美国西东大学传播学系学习;

1994年9月参加大陆、台、港、澳两岸四地新闻传播学研讨会;

1995年—1996年赴美国依阿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研究;

1995年9月在美参加依阿华大学举办的传播学国际研讨会;

1998年10月—1998年12月应邀赴法国波尔多三大、巴黎等地访问讲学;

2002年获新闻学专业博士学位

代表性著作:

1.专著:《科学发现观的演进》(合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国家重点项目研究成果)

2.专著:《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

3.译著:《二十世纪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合译),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译著:《追寻记忆的人》(合译),华夏出版社

5.译著:《灾难的星球》(合译),湖北少儿出版社

6.编著:《英语新闻写作与阅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代表性论文:

1.《受众的媒介接触与文化认同——以武汉市为例的经验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1)

2.《新媒体时代新闻伦理实践的困境及取向》,《当代传播》2014(3)

3.《媒介融合的中国释义及其本土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4.《新媒介事件研究:话语运动与传播赋权》,《中国媒体发展报告》2011年卷

5.《我国大众传媒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研究——基于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环境的思考》,《当代传播》2010(5)

6.《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的两极互动》,《当代传播》2010(4)

7.《从几个不同向度看媒介新技术的文化影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8.《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表达》,《当代传播》2009(2)

张金海,(1951年——),湖北省石首市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担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海德传播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会长。先后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论文集、教材15部。

197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78年就读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7年晋升为教授

担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海德传播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会长。先后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论文集、教材15部。

主要研究领域:广告传播、传媒经营管理早年研究:张金海教授早年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曾参与《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魏晋南北朝文学卷”的编撰,出版《黄鹤楼集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唐代艺术诗选注》(中州出版社,1991年)、《中国古典四大名粹·诗粹》(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古文观止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等多部著述,此后仍有《全唐诗校编》(副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杜牧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年)等著述出版,成果累积达200万字。后期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张金海教授进入传播学领域,致力于广告学专业和传播学学科的建设。主编《珞珈广告学从书》系列教材(两辑共10种,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一2002年)、广告经纬》(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世界经典广告案例评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广告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广告学概论》(中央电大指定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广告学教程》(全国10所高校组编教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个人专著《广告经营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在广告传播领域,张金海教授主要从事广告传播理论、广告传播的运作与管理以及广告文化的研究。他出版的《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广告理论的专著,是国内广告学研究从经验走向学理的标志性著述,也是珞珈广告学派的奠基之作,代表了国内广告理论研究的一流水平。他出版有《广告经营学》,承担有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广·告规范化研究》、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广告传播的运作与管理研究》,经多年潜心探求,撰成《广告传播的运作与管理规范研究》一书,则为张金海教授广告传播的运作与管理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著述。

代表性成果:学术著作:广告经营与管理

代表性成果:学术著作:世界十大传媒集团产业发展报告

代表性成果:学术著作:整合: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

代表性成果:“广告学研究”系列论文(2005-2008,26篇)

代表性成果:“传媒经济与传媒产业研究”系列论文(2005-2008,21篇)

标志性成果:“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系列论文”(2005-2008,29篇)

强月新,二级教授,1964年5月生,湖北荆门人。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2004年获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

现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

1989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

2004年获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

1995年之前在新华社广西分社、湖北分社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湖北经济报常务副总编辑。调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后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实务和传媒经济的教学与研究。

2016年12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近年来,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4部。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曾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新闻奖论著奖、教育部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09年被评为影响中国传媒思想年度人物,2011年9月挂职湖北日报总编辑助理。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