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正月十五是家乡小镇“社火”汇演的日子,各村社火队伍这天云集街道,从街道这头张扬到那头,跑马灯、滑旱船这些节目在白天演出时没意思,大家关心的是哪个村子扮了什么“角子”出来,谁是本村的“毛老爷”。毛老爷手执佛尘,佛尘是用马尾巴上的毛做成的,所以人们也称其为“马尾”。毛老爷的扮相越丑越叫座,越滑稽越能赢得掌声,孩子们看不懂社火队里骑高头大马舞刀弄枪的武生和略施粉黛的旦角到底是什么意思,围着毛老爷乱跑。社火里真正较量的角色一般会被雪藏起来,社火头认为关键时刻到了,主角才会在村民簇拥下挺身上马,雄赳赳气昂昂地亮相。

这种场合下,“关公战秦琼”的事还真发生过。有年元宵节社火汇演,从街道南头驰来一支社火队伍,为首的汉子威风凛凛,只见他着一袭青色长袍,长髯飘飘,面若重枣,眉似卧蚕,手提一柄青龙偃月刀,身后跟着一辆带着篷子的老牛车,竹帘半卷,里面坐着两个女人,不用说这演绎的是“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人们正为云长喝着彩,另一支社火队伍从街北头打马而来,为首的乃一黄脸汉子,手执双锏,倜傥风流,身后跟一白衣少年,手执银枪,英俊潇洒,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秦琼打擂”。由于秦琼和罗成两角的扮相更胜关公一筹,观众的叫好声呼啦啦倒向了秦琼这边,气得关公横刀立马做出了拦路状,把“出五关,斩六将”的架式演绎得活灵活现。这边的秦琼和罗成也是横眉冷对,挥舞着家伙径直向篷车而来,饰演罗成的角儿枪长,硬是挑起了篷车上那半边竹帘,惊得车上坐着的两位“皇嫂”手拉脚蹬,而不巧的是,关公所驾的那匹枣红马竟撒了好大一泡尿出来,溅湿了半截马腿。这年的社火汇演秦琼一伙算是赢了,事后人们逢集赶场纷纷为这一出精彩绝伦的比拼津津乐道,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说法:不要吹你出五关斩六将,见了秦琼能尿一炕。

这些社火故事我是看不懂的,懂戏的是爷爷,他是老戏迷,也是我村老一辈社火头子,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社火舞台上,为村子争了不少荣誉,可有一年,爷爷这个老角子却出了糗。当时,爷爷扮的角子是张飞,那出戏是“张飞喝断当阳桥”。他天生嗓门大,骑一高头大马,面若黑漆,豹眼圆睁,手执长矛,时不时地怒吼一两声,赢得满街民众也跟着吼。正当爷爷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之际,迎面缓缓驰来一列队伍,清一色的女将,为首的是一老太,鹤发童颜,手执龙杖,安泰慈祥,身后女将个个意气风发,英姿飒爽。由于全是女将,自是耳目一新,民众们纷纷喝彩叫好。爷爷正得意着,再受得了这般冷遇,长矛一横,气势汹汹,一声断喝,更是气贯云霄,然那老太竟未理睬,打马而去,窘得爷爷仰天长叹。懂戏的人说人家是“佘太君征西”平大辽,你个黑张飞凑的哪门子热闹。不用说,这年的社火汇演爷爷一伙算是输了,输得体无完肤。此后,爷爷赶集,但凡遇见熟人,总要被讥笑,说老角子输给了妇道人家,气得爷爷从此卸了身子,买了脸谱,专为社火角子扮相。

社火什么意思_社火什么意思_社火什么意思

(二)

正月十五大白天的社火汇演结束后,各村的夜场社火闹到了最红火处。

还黄昏着,村委会门前的广场早已人声鼎沸,锣鼓家私敲得震天响,搞得人心惶惶,性子急的人顾不上吃元宵便跑去看热闹。天完全黑将下来了,社火场子围得水泄不通,然而社火却迟迟不开演,我的灯笼续上第二根蜡烛了,社火角子们还是悠闲地转,续上第三根蜡烛了,角子们还是在转悠,有的竟蹲在地上抽烟,最后一根蜡烛马上就要燃尽了,饰演穆桂英的角子竟然脱了帽子梳头。灯笼将熄,社火还是没有上演,锣鼓一阵紧一阵慢地敲着。吩咐妹妹挑着我将熄的灯笼继续等,我赶回家取蜡烛。好不容易从人缝挤了出去,等到取回蜡烛却怎么也挤不进去了,害得我踮着脚蹦哧蹦哧地跳着看,却什么也没看到。社火在一阵紧一阵慢的锣鼓声中结束了,从人堆中找到妹妹,她一见我“哇”地一声哭了:“哥,不知道啥时候你的灯笼着火了。”妹妹挑着自己已经熄了火的灯笼泪眼汪汪,另一只手举着我那已着火了的半拉子灯笼。

社火队伍向东边敲着去了,说是转村去表演,人群也跟着去了,广场上满是炮仗屑和烂砖头。没顾上吃元宵,没看上社火,还烧了灯笼,又惹得妹妹哭了鼻子,唉,这叫什么元宵夜啊。

拉着妹妹匆匆赶回家里,挑了新灯笼,塞了满满两口袋蜡烛,还没顾上出门便被娘唬住了,跟着娘在灶台上、水缸沿、案头、麦囤、窗台上摆花馍。这个仪式很有讲究,花馍样式很多,有龙有蛇,有猪头牛头,有壁虎有还有小鱼儿,娘说蛇要摆在麦囤上面保护粮食,龙要摆在水缸沿治水行雨,猪头是用来供奉灶王爷的,牛头要摆放在案板上意喻一年四季有肉吃,蟾蜍是要放在炕头上消灭害虫的,壁虎则一定要放在窗台外面或门楣上面去去,用来庇护一家人四季平安。花馍是用白面做的,黑豆镶的眼睛,红辣椒片贴的舌头,鼻子和耳朵是用面捏成的,造型都很卡通,看得让我口水直流又舍不得咬上半口。这个仪式竟然有这么多讲究,而且每个用来供奉的花馍前还要点上一株红红的小蜡烛。我完全被这有趣的活动吸引了,一会儿跑到麦囤边上看看,一会儿又跑到灶台前转转,把看社火烧灯笼的事早忘了。妹妹问厕所门口该摆放哪个花馍,娘被逗笑了,告诉妹妹厕所臭,谁愿意把这么好的白面馍摆在那地方。妹妹偷偷告诉我说厕所里晚上有老鼠,她总是害怕,便把一个小花猫馍馍偷偷摆在了厕所门口,只是没有点蜡烛。第二天,厕所门口的那个花馍神秘地失踪了,妹妹去看时只见到了丁点儿碎屑,想必是被老鼠偷吃了吧,呵呵,敬神反被神偷,白辜负了我妹妹一片善心。

社火什么意思_社火什么意思_社火什么意思

(三)

吃元宵自然是元宵节的必然程序,白生生的元宵煮好了,还没来得及凑到饭桌前,便听到了隐隐约约的锣鼓声,我心急火燎地没了吃元宵的心思。娘说不急,今晚社火要来咱院子演,吃过元宵赶紧到门口放炮迎接社火去。我呼啦一下子跳了起来,一个蹦子蹿出灶房,奔到崖畔,社火果然来了,爸爸和社火头并排走在一起向我家来了。

院墙边燃起了麦草,一把荞麦面撒上去,火焰冲天而起,一连三炷火焰惊得满院喝彩。紧接着,锣鼓震天,鞭炮齐鸣,十余盏马灯在院子里摆成阵形,社火头领着“角子”们上场了。角子们有的扮武生,有的扮旦角,有的骑着白纸糊的竹马,有的摇着木棍扎成的小船。一忽儿向左绕着马灯跑,一忽儿又转向右边,一忽儿又奔中路而来,一忽儿又分开向两边跑去,伴随着锣鼓的节奏一会儿快一会儿慢。马灯摆成了另外一个阵形,角子们的套路更是变化无穷,院子里尘土飞扬,惊得鸡狗叫个不停。妹妹不知什么时候被毛老爷抱在人群中舞蹈,场面乱得像一锅煮散的元宵,一个黑衣汉子身着女装却手执佛尘边扭边唱着曲儿,人声嘈杂,我一句也没听清,大人们一个劲地起哄叫好。爸爸端了盘子,夹着菜喂给唱曲儿的汉子吃,他唱两句吃一口,吃一口便又接着唱,爸爸笑骂道:“猪肉也堵不住你的嘴。”黑衣汉子在民众的起哄下唱得很起劲,他的曲儿很好听。

荞麦面又撒在燃烧着的麦草垛上了,火焰冲天而起,惊得崖畔上看热闹的人纷纷后退,不知谁的纸灯笼被吓飞了,自崖畔上飘落下来,还没落到火堆上便被一炷冲天而起的火焰送上了天空,然后燃烧着飘落了下来。

社火队伍敲锣打鼓离开了我家院子,看热闹的跟着散了去,供奉给灶王爷的花馍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偷换成了馒头,连灶王爷画像两边“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的对联也被换成了“锅台献的冷蒸馍 来成给你当灶爷”,气得爸爸大骂,说是来成这瞎货搞的鬼。第二天见了来成便追着要打,来成专往人堆里钻,边跑边喊“打灶爷哩,打灶爷哩。”

有年元宵夜,社火来我家院子演出,有一则节目我记忆很深。一人作拉车状,一人作坐车状,拉车的人很卖力地在前面拉,坐车的人很安逸,时不时地偷着笑。拉呀拉呀,拉车的人好像拉不动了,好像很生气似的撒了手,坐车的人连滚带爬向后退了去,拉车的人撒腿就跑,坐车的人提拎着一条腿很夸张地跳。事后我弄清楚这是乡亲们专为我家精心设计的一则哑剧,大概是当年爸爸和伯父去拉煤,上坡时,伯父坐在车子上睡觉,爸爸拉不动便撒了手,伯父连人带车子滚落山坡,此后,伯父成了跛子,一对亲兄弟由此反目成仇,虽然同住一个院子,却再也没来往过。乡亲们据此编排了这则哑剧来讥讽。总之,这出哑剧演出后,立即成为当年社火演出的精品之作而被乡亲们广为传颂,连数十里外的亲戚们也知道了,几乎每年正月十五耍社火时都会有人提起。

社火什么意思_社火什么意思_社火什么意思

(四)

当然,我所记叙的社火故事都是童年时候的事了,好多曲目现在已经很难见到,社火队伍挨家挨户演出的盛况也已基本绝迹,儿时那些热闹的社火节目再也没有在我的生活中呈现过,但却永远储存在了记忆里,就像埋在泥土深处的陶罐,岁月尘封了曾经的繁华,历史衍生出经年的荒芜,不经意间的某一天,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拭去经年的泥巴,呈现出的依然是那光彩夺目的铅华。于是,我们搜肠刮肚的臆测,无端凭空地想象着为它添加这样或那样的典故,以使其演绎出或多情或悲催或壮烈或哀怨的故事,而那真实的情节早已湮灭在了历史的天空,陶罐所承载着的真实故事成了无人知晓的谜。

如今,每逢元宵佳节,看着映天壮丽的烟火和阵容庞大、服装艳丽、彩旗招展的社火汇演,我就会想起荞麦面撒在麦草垛上冲天而起的火焰,回想起半空飘零的纸灯笼,想起漂亮的花馍映着烛火,角儿们插着各色旗子乱跑,那关公战秦琼、张飞矛头直指佘太君的豪情总让人兴奋不已,而最让人感念的是居然可以通过社火这种方式对生活中的矛盾是非毫无忌讳地嘲弄和批判,仅凭这一点,真值得点赞!

家乡小镇的社火汇演已经消失多年了,那些为社火而痴迷的角子们大多已经故去,只留下一些曾经的社火故事散落民间,成为了传说。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