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论与启示

活态保护是基础,活性传承是方向,活化利用是目的。立足文化发生学和文化生态学视阈,回溯长征文化与长征文化非遗的内在关联、历史渊源和演化脉络,试图回答长征红色非遗“是什么”“从何而来”“有何特质”“未来如何保护传承”等基础问题。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本研究认为,长征红色非遗是广泛分布于红军长征沿线,其孕育、生成、积淀、发展、传播、创新和嬗变均与红军长征存在内在关联,深受长征文化及长征精神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类非物质形态文化或口述历史。此外,对长征红色非遗概念范畴的细致探讨,归纳总结出主题集中性、基质本真性、地域民族性和开放兼容性四大共性特质。

其次,通过红军长征途径地田野调研获悉,长征红色非遗作为革命记忆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载体,面临着社会结构逐渐解体、传承土壤日渐消解、文化辐射效能衰退等困境,遭遇跨区保护难度较大、长征文化根基不深、非遗传承人才断层、利用方式同质单一以及旅游开发利用无序等现实挑战,亟须探索符合国情、契合实际和主题鲜明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

最后,在“载体化保护利用”主线统御下,兼顾长征红色非遗内涵特质、传承主体、文化环境、物化手段和价值转化,明确研究发掘活化、人格载体活化、教育研培活化、数字科技活化、功能空间活化和文旅产业活化六大路径,多向度构建长征红色非遗活化利用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学理探究和实践应用。

通盘考虑浩繁庞杂的长征红色非遗资源,或许存有其他活化保护利用认知解释框架及实践指向,但“非遗中长征红色文化基因的最大化保护传承”,无疑是最本质、最核心的议题。“红色”的象征意义与内在价值伴随时代情境而发生转换,对于长征红色非遗的概念界定和范畴勾勒,不妨采用辩证的逻辑、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即前瞻审慎地对待已确认的非遗和亟须保护的“潜在遗产”之间的关系,破解非遗研究、立法保护和开发实践中“保与不保、多保少保”的典型争论,接受“潜在性非遗”普遍接纳和价值转化是一个阶段性、社会化和共识化的过程,在循序渐进中认知、挖掘和转化非遗中的长征红色文化基因。此外,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框架下,以长征历史为研究起点,生成长征红色非遗逻辑关系图谱。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_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_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图2 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关系图谱构建

研究致谢

一方面,竭诚感谢受访对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调研过程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汝城段(“半床棉被”故事发生地)、桑植段(红二方面军长征地)、通道段(“通道转兵”发生地)、英山段(红二十五军集结地)等地的红色非遗传承人和传播者,不仅认真配合对话访谈和问卷调研,更是认真传习传统手工艺或技巧;与此同时,通道段、铜鼓段和桑植段等通过“红色文化/红色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让笔者对长征红色非遗有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至深的认知深化过程,殷切期盼长征沿线广袤地区,尤其是欠发乡村地区,早日实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万里红路串千村促振兴”的建设目标。

另一方面,诚挚感谢《旅游学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遗产活化”线上专题研讨会给予的宝贵平台和机会,让长征红色非遗这一“触而未破”的研究主题走向具象;由衷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洞察深刻、切中要害的建设性修改意见,极大地提高了论文逻辑性、学理性和规范性;也特别感谢《旅游学刊》编辑团队富有学识、严谨认真和充满耐心的校对修改工作,让研究的层次和质量获得明显提升。

引用本文

王兆峰,陈勤昌. 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特质、传承挑战与活化路径[J]. 旅游学刊, 2023, 38(6): 28-39. [WANG Zhaofeng, CHEN Qinchang. Red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Long March: Connotation and qualities,inheritance challenges, revitalization and utilization [J]. Tourism Tribune,2023, 38(6): 28-39.]

原文链接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