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建于哪一年_长城建造用了多少年_长城建造时间

长城建造用了多少年_长城建造时间_长城建于哪一年

长城建于哪一年_长城建造用了多少年_长城建造时间

中国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的长城

刘志尧

根据史书记载,修建长城超过万里的有三个朝代:一是秦始皇时修筑的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河西走廊,东至辽东的长城;三是明代修筑的长城。三个朝代的长城均在万里以上。这些长城遗址分布在我国的北京、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新疆、天津、辽宁、黑龙江和山东10多个省、市、自治区,延布200多个县区。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筑的长城,通常所称长城的长度,也是明长城的长度,总长度为8851·8公里,经过壕堑359·7公里,自然天险2232·5公里。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市156个县区。

国家文物局2012年6月5日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宣布:历经5年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21196·18公里,分布覆盖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长城遗产43721处(其中关堡2211座)。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明长城调查数据,是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首次公布的。事实上,我国修建长城的历史远比秦始皇修长城久远,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长城雏形。春秋战国时,被记录的起码有十多个诸侯国修筑了长城。

一、原始公社长城的雏形—障塞与环壕

中国修筑长城究竟始于何时?中国长城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部落的定居,为互不侵犯,各自相安无事,就修筑了防护的城壕,随着部落的扩大,防护的城壕逐渐演变成长城。这符合古人的心理与当时的施工技术,在部落或者氏族内部,修筑墙体合围起来称城,外围发展成连续的城墙称“障塞”,由此形成长城的雏形。这种被称作“障塞”的长城雏形,从原始公社4300年前就有了。《淮南子·时则训》载:“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之谷,有冻寒积冰,雪雹霜霰,漂润群水之野,颛顼、玄冥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其令曰:‘申群禁,固闭藏,修障塞,缮关梁,禁外徙……’①意思是说,北方极远的地方,从九泽到大瞑之地,再向北到达丁令之国,是严寒冰封、雪霜雹霰、漂浮润滋诸水之地,是北方水德之帝和水神玄冥所管理的地方,一万二千里。《国语》载:“颛顼,水德之王,立于北方”②被称作水德之王的颛顼命令说:申严各项禁令,坚固闭藏之物,修筑障碍关塞,整治关卡桥梁,禁止向外迁徙……”这个所谓的“障塞”,应是北边最初的长城,断隔北方草原民族入侵,禁止中原人民外迁流失。

原始公社的长城雏形障塞一直被传承沿用下来,即使到了战国、秦汉时期,仍然将长城统称为塞或障塞。

西周时的还壕,也可被视作长城的雏形。2022年11月2日,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团队透露,经考古研究发现,在距盘龙城约30公里的武汉市仓埠街道五峰村、宝店村、陶岗村、淋江村和井山村方圆15公里范围内,发现了距今3000年的西周环壕遗址群及贵族墓,这在湖北商周考古中属首见。顾名思义,环壕,包括方城,都是一个大圐圙,用于一座城池防御来自四面八方的侵扰。其后发展为一道边,用于一个地域对特定主要危胁方向的防御。还壕应是西周时期长城雏形遗址,也是长城的另一个别名。

①《淮南子·时则训》,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260页。

②《国语·周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139页。

考察研究长城,考古工作往往挑战着现实。据新华社所发董格非摄影报道,2023年2月28日在洛阳苏羊遗址考古现场,发现了约6000年前仰韶早期防御性环壕。环壕系人工挖掘,形制较规整,是原始社会部落间用于防御的土建设施,反映了当时强大有序的社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是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的具体体现。这个还壕应被看成是早期长城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邻国突然袭击入侵,常常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一些关、塞、亭、障等守备设施,后来又进一步用城墙连接起来,在连接过程又把大河堤防加以扩建,以河据险,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长城。《左传·僖公》所载:“美城之,大名也,子孙不忘”“怀德惟宁,宗子惟城”①说的是郑国在讨论修筑长城。到战国初期和中期,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各主要诸侯国都纷纷筑起互防长城。在战国中后期,由于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日益强大和南下,秦、赵、燕三国都修筑了规模颇为宏大的边地长城。匈奴本来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后期强盛起来,匈奴的贵族趁北方燕国和赵国衰落的机会,步步南侵,占领了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他们主要以游牧打猎为生,并且依靠来去神速的骑兵掠夺人口财物,破坏农业生产,使边境不得安宁,修筑长城在所难免,势在必行。

二、楚长城的修建

楚国方城的长城形式,约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阳一带。楚国“方城”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书中讲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诸侯伐楚,楚国派使者屈完劝齐桓公退兵,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②表明楚国以山河据险,修筑了长城。《淮南子》载:“方城,战国时的楚长城。北从河南方城县北,向西循伏牛山,折向循白河、湍河间分水岭至今邓县北。”③《淮南子》又载:“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邳。颍汝为洫,汉江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緜之以方城。”意即楚人地界用方城(楚长城)作了缠绕。④《国语》载:“方城,楚北之厄塞也。”又载:“不修方城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⑤楚长城从河南客城(叶县)起, 向东南方向延伸,一直到泌阳东,称方城。⑥

《史记·秦本纪》中提到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书中“方城”应是楚国的军事防御工程。而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注释道:“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字”;又说“盛宏之云:叶东界有故城……南北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汉书·地理志》也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这样就把楚长城的始筑年代推到了公元前656年前,与《管子》中所记的齐长城的始筑年代不相伯仲。

《史记》又载:“则方城之外不南……夏路以左。”⑦《正义》方城山在许州叶县西南十八里。外谓许州、豫州等。言魏兵在大梁之下,楚方城之兵不得南伐越也。……《史记·集解》徐广曰:“盖为江夏之夏。”《史记·索隐》徐氏以为江夏,非也。刘氏云“楚适诸夏,路出方城,人向北行,以西为左,故云夏路以左”,其意为得也。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75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楚襄王控霸南土,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与北方,以适华夏,号为方城。”按:此说刘氏为得,云邑徒众少,不足备秦峣、武二关之道也。

《白话四书五经》(第四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1月版第105页。

②《白话四书五经》(第四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1月版版第102页。

③《淮南子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④《淮南子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723页。

⑤《国语·齐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242页、598页。

⑥见《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一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29—30页。

⑦《史记》第5册,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1748页。

以上除“楚方城”外,所述“列城”也属长城之称谓,包括郦道元《水经注》提到的“列城”。又如“今外郡之地或几千里,列城数十,形束壤制。”说的就是“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常发三十万众筑北河”①又如《国语·晋语二》载:“且入河外列城五,”即河东有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也。②此外,长城的别称还包括“补城”。

三、赵长城的修建

战国时期,沿袭原始公社之称,凡修筑的长城称“塞”或“障塞”。如《史记·匈奴列传》载,赵武灵王兴筑的赵北长城,记作“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③说的是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置代、雁门、云中三郡后,为保护三郡不受北方草原民族侵扰,修筑了自代(河北蔚县)沿阴山至云中(内蒙托克托县)的赵长城。保护代郡的长城称“高柳塞”,保护雁门郡的长城称“武州塞”,保护云中郡的长城称“高阙塞”。塞不仅是长城的称谓,也是长城与地域结合一起的称谓。《史记》又载:“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之北,未有所定也。”④说明沿易水之北修筑有赵长城。亦是后来汉长城、畿上塞围、明内长城的基础。

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⑤黄即黄城,属魏州,赵国围攻魏州不克,只好在国界修筑长城以防侵犯。后黄城终属赵国。《史记·正义》刘伯庄云:此长城“盖从云中以北至代。”即赵长城从蔚州北西沿灵丘、浑源、应县、山阴、宁武至岚州北,尽赵界。这应是最早的大同盆地的内长城。

赵肃侯(?-前326年)时,大同盆地等地还没有完全被掌控,赵国随时会受到北方草原民族林胡、娄烦的侵扰,于是赵肃侯修筑了沿大同盆地南盆沿的长城,即从灵丘、浑源、应县、山阴、宁武到岚州(岢岚)北的赵长城。赵肃侯卒,其子赵武灵王赵雍(?—前295年)继位后,因赵国北边常受游牧民族侵扰,遂奋发图强,提倡胡服骑射,并在赵国北部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训练骑兵,改变了战国时代的作战方式,率骑兵巡行北疆,收服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并筑赵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塞,拓地千里。此赵长城即是从河北蔚县始,沿大同盆地北盆沿,即天镇、阳高、左云、右玉,直道云中(内蒙托克托)高阙塞的赵长城。

四、魏国长城的修建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魏长城,有两道。一道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河西长城),一道是南长城(河南长城)。河西长城是魏惠王在位时,利用西部边境上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南起今陕西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洞,北到内蒙古的固阳。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开封)的南长城,经今河南原阳县境向南,再折向西南直达新密市。

《史记》载:魏惠王十九年(前352年)“诸侯国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⑥这应是史书上始见长城载述。《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棝阳县,汉旧县也,在银州银城县界。”按:魏筑长城自郑滨洛,北达银州,至胜州固阳县为塞也。固阳有连山,东至黄河,西南至夏、会等州。⑦《史记·正义》的解释基本把该段魏长城的具体走向说清楚了。

河南新密市的“杏花村”山梁上的沙古堆魏长城,是公元前358年修筑的长城。

①《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九册第2960——2962页。

②《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311/312页。

③《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九册第2885页。

④《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八册第2528页。

⑤《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1802页。

⑥”《史记》第二册,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722页。

⑦《史记》第六册,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1845页。

2500年。

《史记》载:“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①这是公元前381年魏国修筑长城,从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起顺着洛河(今洛水)向北,直到上郡(今绥德县),约500公里。

《史记》又载:“六年……魏尽入上郡于秦。”《史记·正义括地志》:“上郡故城在绥州上县东南五十里,秦魏之上郡地也。”按:丹、鄜、廷、绥等州,北之固阳,并上郡地。魏筑长城界秦,自华州郑县已北滨洛至庆州洛源县白于山,即东北至胜州固阳县,东至河西上郡之地,尽入于秦。②说的仍是该段魏长城。

《史记·苏秦传》又载:秦(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西有长城之界”。《史记·集解》徐广原曰:垣雍城在券县,券县属魏也。券县又有长城,经阳武到密者也。③《后汉书·郡国志》载:“有长城,经阳武到密”。书中记载的“阳武”即今天黄河北岸的原阳(原阳由原武和阳武合并而成),当年的位置应在古黄河之南;书中记载的“密”就是今天的密县。梁惠王将魏国的国都迁往大梁(今开封),修筑了这段长城,为的是防御西方强秦的入侵,坚守魏国的东大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魏长城即被遗弃,历经千年风霜雨雪,原阳至郑州段的南长城早已灰飞烟灭。但魏长城毕竟留下一段遗迹,北起荥阳与新密市交界处的香炉山,经蜡烛山、沙口、凤门口、五岭,南止茶庵村北,全长58公里,墙基宽25米,最高处高25米,最低处08米,依山盘旋迤逦,全部由青石垒砌。

五、齐长城的修建

《史记》载:“射噣鸟与东海,还盖长城以为防……则长城之东收而太山之北举矣。”为此,《史记》作了大段注释:《史记·集解》徐广曰:噣,一作‘独’;还,音宦;盖,一作‘益’。益县在乐安,盖县在泰山。济北庐县有长城,东至海也。《史记·索隐》噣,音昼,谓大鸟之有钩啄者,以比齐也;还,音患,谓遶也;盖者,覆也。言射者环绕盖覆,使无飞走之路,因以长城为防也。徐以盖为益县,非也。长城当在济南。《正义·太山郡记》云:“太山西北有长城,缘河径太山千余里,之琅邪台入海。”《齐记》云:“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括地志》云:“长城西北起济州平阴县,缘河历太山北冈上,经济州淄川,即西南兖州博城县北,东至密州琅邪台入海。《蓟代记》云齐有长城巨防,足以为塞也。《正义》言从济州长城东至海,太山之北,黄河之南尽举收于楚。④以上史书所载,均说的是济南经泰山、沂山至东海琅琊(琅邪台)千余里的齐长城。

“《吕氏春秋》曰:‘魏文侯东胜齐于长城,天子赏文侯以上閒(闻)爵’”⑤说明在公元前400多年,齐国就有了长城。

齐国亦属修筑长城的最早诸侯国。清华简《系年》对此有所记载,齐国和楚国修建和使用长城直到战国末期。清华简《系年》还多次提到长城给晋人入侵造成的麻烦,这为我们认识楚长城和齐长城提供了文献依据。《国语·齐语》载:“筑葵兹、晏、负夏、领釜丘,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诸侯也;筑五鹿、中牟、盖舆、牡丘,以卫诸夏之地,所以示权中国也。”⑥是说,齐国在与山戎、众狄接壤的边界和诸夏之关隘,均修筑了长城,以划清了以长城为标志的防御界限。

①《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202页。

②《史记》第六册,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1849页。

③《史记》第六册,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1859页。

④《史记》第五册,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1730—1733页。

⑤《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八册,第2653页。

⑥《国语·齐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247页。

六、秦长城的修建

《史记》载:“秦昭王(前325—251年)时,……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据胡(这道长城从临洮,即岷县,向北延伸至榆林;另一道长城从华山向北延伸至内蒙托克托县)……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桃至辽东万余里”。①《史记》所载,说明秦国在2300前就修筑长城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又修筑了万里长城。此外,《史记》多处记载了秦长城的修建:

(补)《史记》载:“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②

《史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壍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③

《史记》“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何乃罪地脉哉?”④

《史记》:“武臣等从白马渡河,至诸县,说其豪杰曰: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⑤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一方面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以得国家的统一,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另一方面,出于抵抗匈奴,加强边防的需要,不仅没有拆毁边地长城,而且在上述秦、赵、燕王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规模地加以修葺、连接和增筑长城,遂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闻名古今中外的秦代万里长城。这也是自战国中期以来秦、赵、燕大修边地长城的佐证。

秦代之所以大修万里长城,并不是因为国力虚弱、秦军怯战敌不过匈奴的强大;而是由于中原农业经济民族同北方游牧经济民族的矛盾特殊性所致。农业生产需要和平、统一、安定的环境,以利耕耘收获,发展经济和文化;北方游牧民族则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如处于向奴隶制转化阶段的匈奴,其统治集团富有侵扰性和掠夺性,中原则以大军出击,匈奴则远走他遁;大军一撤,扰掠如故。

秦沿袭原始公社与战国之称,将长城统称为塞或障塞,如《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始皇派遣蒙恬北逐匈奴“因河为塞”。秦长城的修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共12年之久。

第一阶段,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前221—前215年)。刚刚平灭六国的秦始皇在国内推行一系列改革和巩固国家统一的各项措施;对外,采取的是对匈奴的战略防御方针,重点维修了原秦、赵、燕三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若干部分,以便互相连接。由于第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维修旧长城,新筑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主要是由蒙恬所率部队和沿边郡县军民维修,没有大规模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修筑新的长城。

第二阶段,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前214—前210年)。秦始皇推行国内改革的工作已经完成,边地长城的修缮基本结束,边防得以巩固,对匈奴作战的各项准备皆已就绪,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修筑长城势在必行。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3)始,蒙恬大败匈奴军,一举收复河南;次年又渡过黄河,攻占高阙,控制了阳山、北假一带,使秦代的边境向北推进很远。为了巩固新占领的地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郤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⑥

①《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九册第2885页。

②《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八册第2565——2566页。

③《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八册第2570页。

④《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八册第2570页。

⑤《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八册第2573页.⑥《史记》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0页。

“三十三年(前212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史记》又载: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①

秦第二阶段修筑长城的任务有两项:一是从今天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带开始,同第一阶段由狄道沿洮水向西北延伸的长城相连,沿黄河而东,直到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的西端相连,并在沿河岸边修建44座城塞,建立44县,从而加强沿河的防御;二是在高阙、阴山、北假一带重新修复赵武灵王时所建的阴山北长城,并自高阙向西南延伸,直至与流沙(今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的总称)连接;向东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会合后,于今卓资一带转向东北,逶迤于今内蒙商都县北,化德县南,河北康保县南,在今内蒙太仆寺旗一带与原燕国的长城相连。这两项任务都是以新筑为主,包括修复赵武灵王的阴山北长城。由于匈奴的长期破坏,亦和新筑相仿,加之地形复杂,多行于崇山峻岭之中,任务十分艰巨,仅靠蒙恬所率部队和沿边郡县的军民是难以完成的,遂大规模地动用了内地的人力和物力。据估算,当时投入筑长城的部队约50万,民夫约50万,总人力不下100万。由此可知,秦代劳动人民为了修建万里长城,付出的牺牲和代价是巨大的!

秦始皇深知自己军事力量强大,能够东灭六国,南平百越,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可以一举击败匈奴;但是,击败匈奴却不能征服匈奴和占有匈奴,无法改变其生活条件、环境和习性,也无法根除其飘忽不定、出没无常的侵扰之患。正是从一劳永逸的百年大计出发,秦始皇才决定对匈奴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一方面从军事上给匈奴以严厉的打击,一方面大修万里长城,确保边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

秦万里长城不仅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免遭匈奴之破坏,而且对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代在长城沿线设置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12郡,有些郡的辖境远超出长城之外。这些地区在长城的庇护之下,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土地得到开发,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特别是河南地区和黄河沿岸,经秦始皇大批移民和设置44县之后,很快成为新的经济繁荣地区。

七、燕长城的修建

《史记》载:战国燕昭王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前282—前278年),“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据胡”②《史记》又载:“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其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③这个障塞就是长城。燕长城就是后人所说的“紫塞连云菟”,从山西阳高一直向东延伸至朝鲜境内。④

八、卫国长城的修建。《左传·僖公》载:“十二年春,诸侯城卫楚丘之郛,俱狄难也”。⑤公元前648年,卫国为防狄人侵犯,在卫国的楚丘修建了外城。这个所谓的外城即是长城。

九、郑长城的修建。《左传·僖公》载:“美城之,大名也,子孙不忘”“怀德惟宁,宗子惟城”,⑥言及郑国在讨论修筑长城。

十、中山国修建长城。《史记》载:“赵成侯六年(前369年),中山筑长城。”⑦《史记》又载:“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七年,侵齐,至长城。”⑧意思是说,战国时期诸多诸侯国中,在赵成侯六年,中山国也修筑了长城。赵成后七年,中山国侵犯齐国,一直进攻到与齐交界的长城。

①《史记》第六册,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1963页。

②《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九册第2886页。

③《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九册第2965页。

④见《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一册),1982年10月版第37—38页。

⑤《白话四书五经》(第四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1月版版第118页。

⑥《白话四书五经》(第四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1月版第105页。

⑦《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第二册第718页。

⑧《史记》第六卷,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99页。

在中国古代,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早期社会的部落与部落之间,或者后来的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以及中原与草原之间,为了避免纷争打斗,缓解矛盾冲突,诸侯国们便在各自的领地修筑起一道道界墙,或在边界修筑象征性的障塞和堡筑以作标记,这便是长城的初始作用和意义。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边界和平,保护部族内生灵的生命财产安全。应该说,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并逐步走向强大辉煌,是长城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与传承文明的作用。因而,长城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象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见证了围绕长城发生的战争与和平,也见证了通过长城发生的贸易活动、诸侯国之间、中原与草原的联姻和联盟。现在回过头来看,在民族生存与历史发展长河中,凡沿长城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均属民族内部矛盾,是中华民族内部兄弟阋墙的关系。但也不排除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本能与本性的问题;于是修筑长城成为一种必要,并将人类智慧付诸实践和表现在长城之上。随着人类的超越进步与世界文明的融合发展,发掘和研究长城已成为一种必要和趋势,在挖掘和研究长城的进程中,尤其要发现蕴藏在长城之内的深层次的的历史内容和我们感觉有价值的东西。也许,这也是研究长城的历史学家们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2023.3

长城建于哪一年_长城建造用了多少年_长城建造时间

长城建造用了多少年_长城建于哪一年_长城建造时间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