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拾荒杂谈

(本文为拾荒杂谈原创,抄袭必究,欢迎转载!)

“禅让”的本意是指统治者在生前将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率先开启“禅让”制度的是五帝之一的唐尧。上古时期“禅让”之风盛行,一般都是统治者认为自己年老体衰,执政能力大不如从前,这时候就该找一位德行高、身强力壮且很有能力的人来做自己的继承人,通常这种继承人是和自己没有什么直系血缘关系的,所以才能称之为“禅让”而不是“继承传位”。

宋仁宗传位给谁_宋史宋仁宗传_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

宋太祖画像

这种“禅让”之风被认为是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因此一直被古人所推崇。但是到了东汉末年,“禅让”之风开始发生改变,直接变成有权势的臣子通过武力来迫使统治者“禅位”。虽然魏文帝曹丕开了一个坏头,但他对前朝统治者及其后裔还是比较善待的。到了东晋末年,刘裕通过强行“禅让”称帝之后,善待前朝宗室这种习俗开始被打破。

本着“斩草要除根”的宗旨,刘裕对东晋宗室展开了大清洗。而这种做法也逐渐被后世统治者所沿用。然而就是这种残酷的清洗活动却在宋太祖这里发生了改变。他通过武力强行让后周恭帝“禅让”后,对于后周宗室却是没有展开清洗,而是像曹丕那样选择了善待。因此赢得了后世一片称赞。

宋仁宗传位给谁_宋史宋仁宗传_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

后周世宗

制封周帝为郑王,以奉周祀,正朔服色一如旧制,奉皇太后为周太后。

况恭帝当纨绮之冲年,会笙镛之变响,听讴歌之所属,知命历之有在,能逊其位,不亦善乎。

——出自《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周书)恭帝纪)》

周恭帝柴宗训是柴荣的四子,也是柴荣为帝后时存嫡子中最年长的,实为现存“嫡长子”。继承帝位之时年仅七岁(实际六岁)。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将柴宗训降为郑王,食古郑国封地,以继续祭祀后周郭氏。在属地之内以皇帝之礼祭祀,规格和以前一样不变。(不管是柴荣还是柴宗训都是以郭为姓,是后周太祖郭威之后裔)

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_宋史宋仁宗传_宋仁宗传位给谁

赵匡胤给之柴宗训的待遇和曹丕给予刘协的差不多。

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后汉书.孝献帝纪第九》

刘协的山阳公排位比曹魏王爵还要靠前,也是以天子礼仪祭祀先祖。从刘裕“破坏规矩”以来,赵匡胤的善待前朝算是相当有良心了。

宋史宋仁宗传_宋仁宗传位给谁_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

而且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之时还在百官面前立下一石碑,上写三条祖训,其中一条就是: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从刑律上面避免了后世继承者想牵连清洗后周宗室的行为。

但是,武将出身的赵匡胤真的能放心前朝皇室并不会“旧火复燃”?他这一系列的善待措施究竟是真心为之,还是掩人耳目?

宋史宋仁宗传_宋仁宗传位给谁_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

韩熙载夜宴图

说得再好,制定的方法再完善,不如真正去看一下后周皇室在宋朝建立后的情况如何?

首先就是周恭帝柴宗训,

《续通鉴长编》:建隆三年,周郑王出居房州。

柴宗训的郑王属地按理来说是在古郑国范围内,古郑国即是今天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新郑市。新郑和北宋王朝都城开封属于接邻,把前朝皇室安排在距离新朝都城如此之近的地方本就是充满风险的。好处在于可以时时刻刻盯住风险,坏处则是卧榻之侧酣睡时难保不被偷家。所以后面赵匡胤又将柴宗训母子迁移到距离开封较远房州,房州就是今天湖北省十堰市下辖的房县。

宋史宋仁宗传_宋仁宗传位给谁_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

影视剧《清平乐》还原北宋服饰

为了保险起见的调动是人之常情,这是统治者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诡异的地方在于柴宗训于开宝六年,即公元973年去世,年仅二十岁。二十岁正值青春和年轻力壮之期,突然逝世,而逝世的原因也比较耐人寻味,翻遍史书,无一阐述死因。前朝皇帝,青年逝世,死因不明。这三点聚集在一起无论是谁都会产生别的想法。但宋朝官方史书对此讳莫如深。

至于柴宗训死后的事情则是其长子柴永崎被封爵郑国公,并世袭。其国公之位传了几代之后逐渐消失,到宋仁宗想起前朝皇室再去寻找的时候,已然再无明确后人。柴宗训共有五子,除长子外,便再无明确记载。这是宋仁宗时期的著录所记载的事情。彼年为嘉祐四年,即公元1059年,距离柴宗训逝世已近九十年。

宋史宋仁宗传_宋仁宗传位给谁_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

五个儿子,长子还是世袭的国公爵位,在四五代人之后便销声匿迹。记载上说的很明确,是柴宗训的后代已经无从查据。那么这四五代人去了哪里?国公如此显赫的爵位竟无世系记载?这是相当可疑的一点。

其次是柴荣的其他几个儿子。

五子曹王柴熙让,他的处境更为蹊跷,《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中要么只提及爵位封号,要么直接来了一句下落不明。然而近年“柴氏文化宗亲”之中的柴道琳却根据考究和族谱认定柴熙让的直系后代在北宋时期一直居住在河北沧州。

宋史宋仁宗传_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_宋仁宗传位给谁

六子纪王柴熙谨,他在北宋建立后被名将潘美收为养子,改姓为潘。但最终却在北宋建立不久后的乾德二年,即公元964年(北宋960年建立)离奇去世。

柴宗训是公元953年生,可以肯定的是柴宗训必然不是柴荣原配刘皇后之子,也不会是小符后之子(史书明确说明小符后是柴宗训养母),那么按理来说就是大符后所生。柴荣其余的几个儿子依照史书分析,也不太可能是小符后所生,故按理来说同为大符后之子。从柴宗训953年生,到大符后956年去世,很有可能一年生一位,故柴荣的几个儿子年纪相仿(还有一种可能是庶子,根据相关野史来看,即使是庶子,各自年龄之间绝对相差不到两岁)。

宋仁宗传位给谁_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_宋史宋仁宗传

那么柴熙谨应该就是公元955年生,于公元964年去世,年仅十虚岁。柴熙谨的突然死亡很可能和赵宋皇室脱不了干系,但也有可能是得了重疾突然去世。

七子柴熙诲,史书记载北宋建立后被其岳父卢琰收为养子,改姓为卢。卢琰出身于玉川卢姓,家族庞大有威望,可成庇护之所。《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对其记载是不知所踪,而浙南卢氏族谱当中有很明确的记载,柴熙诲改名为卢璇,为卢琰第三子,侍奉卢琰夫妇。养父母归天后,守孝好几年。之后出任宋朝官员,被封武烈侯,其后代搬迁至浙南开枝散叶。

宋史宋仁宗传_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_宋仁宗传位给谁

综上,四子恭帝柴宗训二十岁暴亡,五子改名换姓躲进民间,六子被收养,不到十岁暴亡,七子被收养,改名换姓,后代开支散叶。

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地方,后来宋仁宗发现柴荣后代不是改姓就是消失匿迹,觉得不能让周世宗的世系就此没落(也有可能博得美名),于是便从柴荣从孙一脉找人继承世系并祭祀。这里的“从孙”很有意思,周太祖郭威的子侄全部被后汉隐帝所杀,所以柴荣的从孙很明显是其生父柴守礼的后代。那么实际上柴荣“从孙”于后周郭氏之间其实是毫无联系,宋仁宗的这个举措很耐人寻味啊。

宋史宋仁宗传_宋仁宗传位给谁_宋仁宗皇位传给了谁

所以从上面分析来看,赵匡胤建立大宋后,虽然明面对后周皇室礼遇有加,但实际上只是面子工程,最起码除了柴宗训之外的人全部都被迫改姓或者隐匿民间。因此可以说赵匡胤对待后周实际上只是一个面子工程,礼于面而兵于内。但至少这也是那个时期比较好的下场了,如果换了一个人,柴荣后裔当时能不能活着出皇宫犹未可知。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