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在年轻时就“好士”,结交、收拢了一批忠心的部下。其中有名的是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当然还有不著名的。

这不是我主观臆断、信口区分“著名”与“不著名”,《史记》里就是这么写的:“年十七,有贤士五人”,然后列举了上面五人的名字。

绵山_绵山在山西什么地方_绵山照片

晋献公老年昏庸,易储、杀子,引发了晋国的持续几十年的政局动荡。重耳不是长子,也不是太子,却也难免受到波及牵连,被迫出国逃亡。

他要出逃,“贤士五人”当然要跟着,还有一些不那么“贤”、不那么著名、却一样忠心耿耿的部下,也跟着他踏上了流亡之路——我有时也在怀疑,如果他们知道这一去就是十九年的话,他们还会义无反顾吗?

十九年之后,晋文公终于回国为君,“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功成封赏,和大项目完成后办庆功宴一样,是凝聚人心的重要举措。但,“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䘵,䘵亦不及”,介子推没有追着晋文公要封赏,晋文公也就没有封赏他。

绵山照片_绵山_绵山在山西什么地方

介子推回到家,跟老母亲商量:“重耳能回国为君,是上天的恩德,并不是哪个大臣的功劳。这些大臣却以此为功,窃据封赏,这不是偷盗行为吗?国君居然信任重用这些偷盗小人,这样的国君,真不能相处了!”

母亲劝他:“大家都去求封赏,你也去求;你不肯去,又在这里抱怨什么?”介子推回答:“我觉得他们做得不对、是偷盗行为,我怎么还能去学习?知错犯错,罪加一等。而且我刚才抱怨国君,这不是忠臣所为,以后我也不适宜侍奉国君、领受俸禄了。”

绵山照片_绵山在山西什么地方_绵山

母亲又劝:“最起码,你也要让国君知道你的想法吧?”介子推回答:“语言是为整个人服务的。我这个人都要隐居去了,还跟国君说什么?”于是母子二人隐居于山西绵山,终生不复出。

介子推的这套理论,未免有点儿似是而非。把晋文公回国继位,完全归结为上天的功劳,本身就有点儿神秘主义、不切实际;而“从亡者”受到赏赐,对其他大臣、国人都能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晋文公团结人心;为官为宦,不仅是享受,也意味着承担责任,意味着辅佐国君、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介子推的飘然远去,隐居不出,人格上似乎很高贵,却也意味着逃避责任。

绵山_绵山在山西什么地方_绵山照片

同时,还有一点,介子推的出走,侧面证明了晋文公的忘恩负义,不念旧情。晋文公继位之初,正需要稳定人心,介子推是他的忠臣,就应该帮助他树立威信,而不应该这样拆台。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的:“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将了,他念两句书污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也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见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放在介子推身上,也不算太冤枉他。

事实上,晋文公也真的不是忘恩负义。只是在封赏过程之中,“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遇到了更加紧急的事情。

绵山_绵山在山西什么地方_绵山照片

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是“政治正确”。但晋文公因“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未免有点手忙脚乱,于是延迟了封赏之事——只是延迟,并不是取消。

而介子推呢,追求他人格的高尚,等不及晋文公,就匆匆躲到绵山里隐居去了。

晋文公经人提醒,想起了这件事,赶快派人召回介子推,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不知是为了旧情,还是政治作秀,晋文公把绵山分给了介子推,“以记吾过,且旌善人”。两千多年过去了,绵山还是山西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绵山_绵山在山西什么地方_绵山照片

介子推的出走,有他追求高尚人格、只说是迂腐的成分。但不管怎么说,总是晋文公对他不起。

介子推,可说是晋文公对不起的人物之一。

不过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而火烧绵山、介子推宁死不屈,和母亲相拥被烧死在大树之下,这些残忍的故事,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恐怕这是后人的演绎和附会吧。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