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1月大联考(新课标卷)(新疆专用)

文科综合

本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苏省南通市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曾是全国的布匹生产中心和贸易中心。现在南通侧重于纺织品的加工与贸易,棉花种植面积减小,需大量从外省采购棉花。2020年南通设立国际家纺产业园,目前园内集聚企业几千家,纺织品种类齐全,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南通棉花种植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气候异常 B. 收益降低 C. 技术落后 D. 人口减少

2. 南通家纺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的产业是( )

A. 物流业 B. 通信业 C. 房地产业 D. 文旅产业

3. 南通设立国际家纺产业园的主要目的是( )

①降低交易价格②提升物流效率③形成规模效应④提高产品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种子、农药、化肥及劳动力生产成本上升,当地棉花种植收益降低,种植面积减小,B正确;气候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个别年份气候异常不会引起棉花种植面积明显变化,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南通种植棉花历史久,棉花种植经验相对先进,C错误;根据材料“需大量从外省采购棉花”可知该地对棉花需求量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通常增多,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快速发展的南通家纺产业需要把大量的家纺产品运输到国内外市场,直接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A正确;家纺产业对通信业、房地产业及文旅产业的直接带动作用不大,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南通设立国际家纺产业园,吸引大量纺织企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③④正确;客观上有助于降低交易价格、提升物流效率,但不是主要目的,①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国际家纺产业园的设立可以促进家纺产业的集聚和规模效应的形成,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同时,通过集中采购、集中销售等手段,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国际家纺产业园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入驻,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城市郊区化指居民向市郊扩散的一种城市形态。我国与美国的城市郊区化空间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下图示意2011年以来中美两国的城市郊区化空间模式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枯水期打一个数字_枯水期怎么读_枯水期一般在几月

4. 与我国相比,美国城市郊区化( )

①近郊易衰落②出行较分散③城郊间通勤明显④职住基本平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据图推测美国城郊之间( )

道路设施较完善 B. 公共交通较发达 C. 交通流量较集中 D. 道路通行较顺畅

【答案】4. A 5. D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美国低收入者集中在近郊圈层,相比于市中心和远郊,近郊更容易衰落,①正确;中国郊区居民更倾向于在中心城区就业和参与公共服务,城郊之间通勤明显,而美国郊区居民多在郊区就业和参与公共服务,出行较为分散,城郊间通勤没有中国明显,②正确,③错误;美国也存在明显的工作与通勤行为,职住平衡不明显,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据图可知,美国城郊之间工作与非工作活动空间较为分散,出行方向较为分散,交通流量较分散,道路通行较顺畅,D正确,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美国城郊之间道路设施是否完善及公共交通是否发达,AB错误。故选D。

【点睛】居住外迁是指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一些居民选择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郊区或周边地区居住,以寻求更为舒适和宽敞的居住环境。然而,由于就业机会仍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这些居民不得不每天长途通勤到城市中心去工作,从而导致职住分离的现象。

空气对流上升时水汽凝结能形成积云,其包括由液滴组成的水积云和由冰晶组成的冰积云,水汽凝结高度越高,出现冰积云的概率越大。积云的数量和类型可以直接反映下垫面的特征。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的三个气候分区,高原气候区的年积云量明显多于其他两个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枯水期怎么读_枯水期一般在几月_枯水期打一个数字

6. 图中三个气候区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

①地形地势②海陆位置③大气环流④植被状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高原气候区

年积云量明显多于其他两个气候区,其根本原因是高原气候区( )

A. 海拔高,下垫面对大气加热作用强 B. 距海近,受海洋水汽影响大

C. 冰川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 纬度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大

8. 与水积云相比,冰积云的发育指示着( )

A. 地面辐射较弱 B. 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C. 对流强度较大 D. 大气水汽含量较低

【答案】6. B 7. A 8. C

【解析】

6题详解】

三个气候区分别是西风带气候区、高原气候区和季风气候区。根据气候区的名称可知,西风带气候区和季风气候区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高原气候区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地面受热,空气上升易形成积云,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升温快,下垫面对大气加热作用强,空气上升明显,易形成积云,A正确。三个气候区距海远近、纬度差异都很小,BD错误。冰川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弱,气温低,对流作用弱,C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高空形成水积云还是冰积云主要取决于水汽凝结的高度,冰积云的水汽凝结高度更高,反映出对流强度较大,气流能到达较高的位置,C正确。对流较强往往因为下垫面温度较高,地面辐射较强,A错误;形成冰积云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而不是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B错误;也不是因为大气中水汽含量低,D错误。故选C。

【点睛】积云是由水滴组成,但有时可伴有冰晶,它主要是由空气对流上升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因此,积云的外形特征与空气对流运动的特点紧密相联。积云通常在湿润地区和热带地区出现,但有时也会在干燥地区出现。除非积云变成积雨云,否则不会出现阵雨,尤为正午后形成的云堆和积雨云表示阵雨很可能出现。

活动层是指覆盖于多年冻土(冻结层)之上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土层。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的活动层在不同季节呈现固—液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图),现多处高寒草甸退化,导致活动层储水能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青藏高原地区水量平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枯水期一般在几月_枯水期怎么读_枯水期打一个数字

9.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地下水位抬升主要集中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 与严重退化的高寒草甸区相比,未退化的高寒草甸区( )

①冻结期提前②冻结期滞后③融化期提前④融化期滞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气温上升和多年冻土退化促使青藏高原水资源总量( )

A. 不变 B. 增多 C. 减少 D. 先少后多

【答案】9. B 10. D 11. C

【解析】

【9题详解】

该地区地下存在冻结层和活动层,当活动层融化之后,融水遇到冻结层阻碍,地下水位就会上升。夏季该地气温升高,冻土融化、冰雪融水增多且下渗受底部冻结层阻挡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高寒草甸覆盖地表,秋冬季节对土壤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所以受其保温作用影响,土壤温度相对较高,未退化的高寒草甸区冻结期会滞后;该地冻土融化期在夏季,由于高山草甸覆盖地表会阻挡土壤和空气的热量交换,使土壤温度相对偏低,使融化期会滞后,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气温上升和多年冻土退化导致固态水减少,进而转变为液态水,部分液态水变成径流或蒸发流失,导致青藏高原的水资源总量减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随着气候变暖,冻土在不断退化。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沃尔图诺河口平原地处意大利南部(下图),开垦于19世纪初期,目前50%以上为农业用地。在开垦过程中,当地部分河流改道和渠化,并修筑了发达的人工排水网络。20世纪50年代,人工排水网络总长度迅速增长到525千米。之后,由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沃尔图诺河口平原排水渠道缩短到490千米,农田生态系统退化。近年来,随着对生态农业的关注,沃尔图诺河口平原种植业迎来转机。

枯水期怎么读_枯水期打一个数字_枯水期一般在几月

(1)评价沃尔图诺河口平原发展种植业的水源条件。

(2)说明人工排水网络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3)推测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人工排水网络里程下降的原因。

(4)从改良土壤角度,为沃尔图诺河口平原发展生态农业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少,农作物生长期缺水:受海水入侵影响,水质较差。有利:水网密布(靠近河流和排水渠),便于引水灌溉。

(2)加密水网,便于夏季(旱季)灌溉;及时排涝,避免低洼地区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盐碱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生产的稳定性。

(3)长期耕作导致地表土壤流失,部分水渠淤塞;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破坏、占用农业基础设施:农田及排水渠缺乏有效管护;其他高效排水方式的使用等。

(4)修复排水渠道,改善水利设施;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选种耐旱、耐盐碱品种:增修拦海大坝,防止海水入侵;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或增施有机肥)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沃尔图诺河口平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沃尔图诺河口平原地处意大利南部,开垦于19世纪初期,目前50%以上为农业用地。在开垦过程中,当地部分河流改道和渠化,并修筑了发达的人工排水网络”可知,沃尔图诺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气温高,农作物生长期缺水;沃尔图诺地处河口平原,受海水入侵影响,灌溉水源水质较差;根据图上信息可知,该地区水网密布(靠近河流和排水渠),便于引水灌溉,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小问2详解】

人工排水网络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可以将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防止农田积水过多,降低土壤湿度,减轻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威胁,避免低洼地区积水;该地区夏季降水少,在夏季人工排水网络可用于灌溉,减轻干旱对农业的影响;人工排水网络可以保证适宜的水分供应,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生产的稳定性。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由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沃尔图诺河口平原排水渠道缩短到490千米,农田生态系统退化”可知,长期耕作导致地表土壤流失,导致排水渠淤塞、缺乏有效管护,排水渠道使用效果降低,使用率降低;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方式和产业结构可能发生了变化,导致人工排水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增加,而需求减少,其他更为高效的排水方式的使用也会降低人们对人工排水网络的依赖。

【小问4详解】

由于排水渠缺乏相应的维护导致排水渠的使用率降低,从而影响该地区农业的正常发展,可通过修复排水渠道,改善水利设施来缓解该问题;该地区夏季降水少,通过滴灌和喷灌等技术可以精确地给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并提高灌溉效率;选择耐旱、耐盐碱的农作物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良的土壤和水资源条件,提高农作物的生存和生产能力;沃尔图诺地处河口平原,受海水入侵影响,增修拦海大坝,防止海水入侵;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盐碱化和环境污染。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情况下,河流流经弯道时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长江下荆江河段多急弯,研究发现,该河段丰水期主流线偏向凸岸一侧,越接近主流线流速越快。受河面宽度及主流偏向影响,该河段存在“凸冲凹淤”的特殊演变过程,尤其是上游三峡工程蓄水拦沙后,主流线继续偏移,凹岸心滩快速发育,凸岸侵蚀明显增强。为整治河道,当地在下荆江急弯段修建护岸堤坝工程。下图示意下荆江河段某典型急弯的心滩及护岸堤坝位置。

枯水期怎么读_枯水期打一个数字_枯水期一般在几月

(1)说出下荆江河段发育众多急弯的自然条件。

(2)指出下荆江河段泥沙冲刷量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简述下荆江河段凹岸心滩的形成过程。

(4)分析三峡工程蓄水后凸岸侵蚀增强的原因。

(5)推测护岸工程的修建对河道“凸冲凹淤”演变的影响。

【答案】(1)地势平坦;受下游洞庭湖湖水顶托;河岸多松散沉积物;丰水期河流流量大。

(2)季节:夏季。理由: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汛期,河流流量大,冲刷能力强。

(3)河水经过弯道时河道变宽,流速减慢:丰水期主流偏向凸岸,凹岸附近流速较慢:河水挟带的泥沙在凹岸不断堆积,逐渐形成心滩。

(4)泥沙多在上游三峡库区沉积,该河段含沙量减少;三峡工程蓄水后枯水期缩短且最低水位上升,凸岸堆积减弱;凹岸心滩扩大,主流线继续向凸岸偏移,凸岸侵蚀增强。

(5)护岸工程主要位于凹岸,修建护岸工程后,凹岸抗侵蚀能力增强,凹岸淤积增强;减缓了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利于河道“凸冲凹淤”的持续。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江下荆江河段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地貌、河流的水文特征、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河流某河段发育众多急弯,说明河曲发育,河曲发育与河流流量、地形、环流作用、河岸物质组成等有关。下荆江河段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河流以侧蚀和沉积作用为主,在疏松泥沙河岸地区,多松散沉积物,侧蚀作用更加明显,河流横向环流作用明显,形成一系列河曲;此外,下荆江河段在枯水期有洞庭湖来水补给顶托,丰水期径流量大,河流的侧蚀和横向环流作用更加明显,所以形成众多的急弯。

小问2详解】

下荆江河段泥沙冲刷量主要受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下荆江河段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汛期,河流流量大,冲刷能力强。

【小问3详解】

凹岸心滩的形成是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的结果。结合图文信息可知,河水通过弯道时,河道变宽且丰水期主流线偏向凸岸一侧,越接近主流线流速越快,而凹岸附近流速较慢,泥沙逐渐堆积,形成心滩。

【小问4详解】

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蓄水的同时也拦截了部分泥沙,导致下游沉积物减少;三峡水库蓄水后可以对下游河流径流量起到蓄洪补枯的作用,下游枯水期缩短且最低水位上升(水量增大),凸岸堆积减弱:此外,凹岸心滩扩大,主流线继续向凸岸偏移,凸岸侵蚀增强。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护岸工程主要位于凹岸,能增强凹岸的抗侵蚀能力,促进凹岸淤积;减缓了河道裁弯取直,利于河道“凸冲凹淤”的持续。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