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资本主义始自荷兰,至今约500年,大工业时代,按蒸汽时代至今,也有250年了。按500年算,就是西方建立商业型社会、殖民征服、殖民地掠夺,再到机器时代的密集型工业生产,再到电气时代跨区域贸易和精密机器、再到金融型社会,最后发展到金融殖民型社会,西方国家的发展是伴随着殖民、工业进步、战争掠夺和金融控制等手段,互相竞争,弱肉强食,最后发展到今天,全球以美国为首的金字塔型国家序列架构。

这个西方资本主义架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了巅峰。而此时,资本主义国家的首领美国,进入了金融殖民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输出的“躺赢”时代。所以我们今天面对的美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了500年,集各种控制能力于一身的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在此基础上得出的解决之道。从《资本论》第一卷到第三卷,他用了足足27年,当然研究这个的时间就更长了。从1894年《资本论》出版至今,也不过129年!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虽然看上去在许多国家实施过,但最有指标意义的,是苏联和中国。

苏维埃自1917年建立,经过短暂的反对欧洲西方侵略的战争后,就进入工业建设时代。苏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建立了由东欧诸国联结的计划经济体系,这个体系,是以大宗物资互换和各社会主义加盟国的产业分工来支撑的。事实上这套体系在早期运行得还不错,相比于美国热衷于地缘战争来追求势力范围,苏联和一波社会主义小弟似乎过得更滋润,更有竞争力。但苏联毕竟是西方文化体系的一员,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却也有强烈的侵犯控制欲和战争冲动,比如解放东北,就把日本人的机器全拆了运走。对东欧的武力压制和入侵阿富汗,当然还有中苏珍宝岛之争。苏联的文化显得有点简单粗暴,有着令西方都社会都敬畏的强势。而被中国称为“苏修”,是苏联对内的官僚特权,与对盟友的傲慢和明显的压制,中苏就因此产生了裂隙。

新中国自1949年建立后,重点发展对苏关系,因为抗美援朝战争,苏联认识到中国可以为强有力的翼援,所以对中国进行比较全方位的重工业援建,约从1953年到1956年,中国对苏联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包括服饰衣着,装备制式,甚至军装。大概是1957年,毛主席觉得不能这么干,后来军装制式,就逐渐改回来了。

这段时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可以说是对苏联经验的吸收和消化。

为什么我要写这些呢?

因为我认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了500年,才有了今天的西方G7的所谓“西方发达国家”,那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至今也不过是129年!

我们中国1921年,才成立中国共产党,至今才102年。新中国1949年成立,至今也才73年。也就是说,我们真正用社会主义理论来建设国家,总共实践才73年!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我们实践的时间,相比于西方实在是太短了。

可是现实是:我们从一穷二白,走了73年后,几乎追平了发展500多年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以我在国外的经历来看,我们在许多方面还优于西方,这个事实,难道还不足以说明:社会主义是优秀的社会制度吗?

听说过“易子而食”吗?这种凄惨的事离我们并遥远,而是发生在八九十年前!

是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从血泪哭泣中,从无尽的绝望中,战胜了帝国主义,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团结凝聚了全国民心,用100年时间,几乎全方位地赶上了西方!

这还不能证明社会主义体制的伟大吗?

这还不能证明社会主义体制的先进吗?

这还不能证明社会主义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坚守的吗?

所以,我们在前30年里,有一些小挫折,有点急功尽力的心态,那都是正常的。谁能保证实践一个社会制度会百分之百正确呢?人类社会至今,还没有过。也从来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一步跃千年,用七十年赶上了人类第一梯队。

我们发展军重工业,有一个困难是,我们没有资本。而投入军重工业,又不能用于民生交换,所以只能一直投入,却几乎没有产出,这个困难,几乎无解。

为什么六十年被称作是“困难时期”呢?

因为1959年苏联撤资了。中国同时被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围堵,困难可想而知。而投入的军重工业,包括原子弹氢弹,你都得无限地投钱进去,因为那是国防事业。国防装备不能拿到市场上去卖钱,而职工的工资还得付,那可就不得不停地投钱进去吗?可是钱从哪里来呢,收农业税,收工业税。

苏联和苏修是一个国家吗_苏俄苏联苏修_苏修与苏联区别

这就是当时工人工资为什么低,可工资虽少,保障却不少,即便是困难时期,城市里养孩子也都不成问题。

这里要提一个名词,叫“上山下乡”,这个运动,大规模开展是1968年,1978年结束。实际上,北京地区1956年就开始了。也就是说,从1956年开始,国家就意识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这是战略面的;就现实面而言,高层在1955年,就已经意识到,光投钱不产出,城市的就业早晚会有不足,所以要先布局,把干部子弟派到乡下去煅炼,去农民那里吃饭。

为什么我要提及“上山下乡”?

因为我认为:所有的政治决定,都是建立在经济之上的。在前三十年,我们在经济上也只经历过两个挫折,一个是“大跃进”,一个是“文革”。大跃进,大概是1957年到1961年,是“三年超英,三年赶美”,实际上高潮部分应该是1957年到1959年;1962年就全面改过来了,这是一次;还有一次是“文革”,严格的时间上来讲,应该是1967年——1969年,并非后来讲的“十年文革”,因为从1968年开始,“知识青年”就大规模上山下乡了。从1970年到1974年,中国引进了化肥生产线,并在西部开发了化肥生产基地,化肥产量激增,农业产值翻跟斗地往上跳。

所以,前30年虽然有些小挫折,但军重工业完全成体系,轻工业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才有了“改革开放”的国策。如果不是前3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业需求到了必须要放开了,才有“改开”嘛,你不到那个基础,根本无法和别人谈合作。

在改开前,我们是实行“计划经济”和“票证制度”,这是利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优势,就是既集中了资源优势发展必须发展的工业,又能让全国老百姓吃上饭,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需要。我国人口,1953年是6亿人口,到改开前,人口达8亿多。所以用票证制度来保证人民必须的分配供给,是必须的。

这里提到的“大跃进”和“文革”,实际上也是共产党人在理论上的探索,如“社会主义要多久才能进入共产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主还是以阶级斗争为主?”,这两个问题的探索,就是两次运动的背景。教训是什么呢?

后来我们党做事变得很务实,用政治语言来说就是“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等。这些政治理念,就深入每个领导的内心,成为作决策的传统。

这一节,是我对前30年,一个概括的理解。因为过于敏感,我本来是想跳过去不写的,想想觉得不可或缺,就把它写出来了。这个平台不错,写的文章能保存,因为我之前常常写了几千字,一个不小心就没了,很是抓狂。就是重写,也写不出同样的文字了。

我写这章,也是因为不满公知们动不动就提“文革”,好像我们共产党人,整天吃饱了撑着,要去迫害别人似的。我也承认这是一次历史过错,可是放在人类历史上看,这个过错很短暂,影响也有限。怎么到了有些人眼里就成了原罪,成了他们的政治提款机呢?

所以我认为我们要不避斧钺,把话说清楚的好,因为这两个错误放在前30年的功业里看,根本算不得什么。前30年的革命先辈,真是用愚公移山之力来建设新中国,从一无所有,到改开前,轻重工业都已经很扎实,不落人后了。所以才有了改革开放的坚实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改革开放”就无从谈起。

如果不信,就让邻居三哥,就用当前的基础,来个“改开”试试,看它能不能玩得转。

苏修与苏联区别_苏俄苏联苏修_苏联和苏修是一个国家吗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