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与刘豫,是金国南侵宋朝后扶持的两个傀儡帝王。相对于被金人嫌弃,宋人唾弃的刘豫,张邦昌的历史评价复杂得多。在传统史书中,张邦昌和秦桧之流没什么区别;而在近代救亡图存思潮下,他更是与石敬瑭一样,成了汉奸与卖国贼的代名词。

张邦昌陷害岳飞_张邦昌之死_张邦昌

连环画《说岳全传》中的《张邦昌卖国》局部

当程朱理学和救亡图存思潮过去后,张邦昌似乎让人恨不起来。在历史记载中,张邦昌是被时代推向前台的可怜人,谨小慎微却被迫叛变,忠于宋室却不得善终。与刘豫之可恨相比,张邦昌反而博得许多同情。

只是,张邦昌其人精明得很,其应时势做傀儡,也应时势退了位。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张邦昌自以为识时务者为俊杰,却在反复之中把自己推到了最尴尬的位置上,不论如何向宋高宗表忠心,最后还是落得被贬职到地方予以处死的下场。

一、张邦昌称帝:恐惧背后的欲望

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初,金军第二次大举南下侵宋。由于徽、钦二帝没有及时吸取教训,东京开封城被攻陷。在金军的押送下,徽钦二帝连同在京的皇亲国戚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外担任河北兵马大元帅,才躲过一劫。

金人占领开封后,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他们在第一时间也没有想到胜利竟来得如此容易,根本没有想好灭宋后统治中原地区的具体方法,也难以在短期内汉化以及学习中原王朝的体制。因此,金国采取的统治策略,是做个幕后老板,推出一个傀儡皇帝帮金人稳住中原。

张邦昌_张邦昌陷害岳飞_张邦昌之死

金太宗,主张立非宋室成员为傀儡

张邦昌在此时被推出来当傀儡皇帝,建立伪楚政权以取代北宋。平心而论,这并不是张邦昌卖国,毕竟开封城和北宋京官基本都在金人掌控之下,俘虏们除了死节殉国以外根本没有选择的可能。况且,张邦昌是在金人以屠城为要挟下被迫登基的。

就之后的表现来看,张邦昌称帝确实像是心不甘情不愿。他见到百官从来都称自己为“予”而绝不称“朕”,下令不称手诏而是手书。门下省官员吕好问心念宋朝,在行文时候故意用靖康二年的年号,张邦昌对此也是默许。

但在这些表象之下,张邦昌还是表现出了对权势的追求。登基伊始,张邦昌就给自己的亲信王时雍和范琼加官进爵,而这两人都是推动伪楚政权建立的重要人物。试想,如果张邦昌真的不想称帝不愿叛宋,那么他不仅不会亲近王时雍和范琼,还会视他们为推自己入火坑的罪魁祸首。

张邦昌陷害岳飞_张邦昌之死_张邦昌

伪楚与伪齐,金国先后扶持的两个傀儡政权

范琼是个铁杆汉奸。当徽宗被押往北方时,开封城中许多人号哭不止阻拦金人,范琼斩杀数人为金军开道。张邦昌称帝后,阁门宣赞舍人吴革率领亲信数百人,在东门外组织人马意图复宋。范琼问明来意,佯表同情,骗取信任,随后突然袭击,将他们尽数杀害。

至于张邦昌自己,在金人北撤平定后方的时候,受到王时雍的怂恿,宣布大赦天下,试图收买人心。只是因为吕好问劝阻而带几分挖苦地说出“周围都是人家的天下,你能赦免谁”来回击张邦昌,他才从所谓帝王的身份中清醒过来。金军撤离开封后,周边仍然忠于宋室的军民试图进入开封,结果张邦昌又下手书来阻止他们入城,显然他并没有归政于宋室的想法。

只是张邦昌并没有想到,自己称帝会引来太多质疑。大部分宋朝旧臣默然不语,态度消极,不时还有义士反抗。更糟糕的是,扶持他的金国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却未能完全巩固新占领的地区。此时河北义军此起彼伏,辽国故地也需要消化,金军实在是无暇顾及伪楚朝廷。

张邦昌陷害岳飞_张邦昌_张邦昌之死

金国短期内征服大片地区,难以消化

张邦昌深知他的政权完全依赖于金国的军事力量。金人一走,忠于宋室的各方力量便包围了伪楚政权,张邦昌作为文官出身缺乏自己的军队,只有几个靠不住的亲信。所以张邦昌突然变得谨慎了起来,不但拒绝使用彰显帝王身份的措辞,更谋求在南宋找到一条后路。

张邦昌也许自认为低调处事可以减少臣僚的反感,可是他称帝另立新朝已是既成事实,绝不会为注重气节的士人所容。更何况,张邦昌及其亲信的一番操作,直接把他忍辱负重、心念前朝的形象击得粉碎。

二、交出帝位,良心发现还是时势使然

金人北撤,已丧失支持力量的张邦昌还在犹豫着是不是继续做他的傀儡皇帝,但是时势注定了伪楚政权必然要瓦解的命运。张邦昌的臣僚,除了少数王时雍、范琼之流,更多的还是心念前朝,却没有勇气死节的人,他们慑于金人淫威成为伪楚官员,但从未真正认同这个傀儡政权。

吕好问即是大多数伪楚官员的代表性人物。他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支持张邦昌,只是暂时选择屈服,见张邦昌胆量不足,做出一副心念宋室的姿态,便公然使用宋钦宗的靖康年号。张邦昌的后台离开了之后,吕好问果断向张邦昌直言其根基脆弱,不得人心,不如把皇位交给当时正统性最强的宋室幸存成员,即康王赵构。

张邦昌之死_张邦昌_张邦昌陷害岳飞

宋高宗赵构

张邦昌现在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不退位,周围的大部分官僚士人已经不会支持他;退位的话,张邦昌已经被迫叛宋,民间把他当败类,新君也未必能容他。与此同时,宋北道总管宣抚司统制官王渊领骑兵三千至汴京城外,江淮发运判官向子諲部将王仪也于同日到达。

不得已的情况下,张邦昌只能放弃皇位,转而寻找后路。他先找到哲宗的废后孟氏,此人因被废而地位低下,却又因此幸运地被金人忽视,得以留在开封。张邦昌尊孟氏为太后,然后通过孟太后迎接赵构回汴京即位。

张邦昌先百般讨好逢迎孟太后,然后派人到济州寻找四处流亡的康王赵构,极力粉饰自己如何身不由己,最后甚至亲自到赵构跟前去请罪,以消除对方的疑心。

张邦昌陷害岳飞_张邦昌_张邦昌之死

昭慈圣献皇后孟氏,哲宗废后

精明的赵构从张邦昌急于还政的行动中,察觉到了开封城内尚有不少官员拥护宋朝。于是在宗泽领兵保护下,赵构登上了帝位,只是他不在汴京即位,而是去了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赵构之所以如此安排,是为了排除开封旧臣的影响,便于建立属于自己的领导班子。

赵构继位后,为了维护稳定,消除有过投降经历的旧臣之疑惧,对张邦昌表现出既往不咎的宽大态度。在南宋朝廷中,张邦昌可以继续参与决策,其亲信也基本上保持原职。一番操作下来,张邦昌似乎从叛宋傀儡转身一变,成为了拥立功臣。

三、张邦昌之死:无法改变的尴尬地位

虽然足够精明,可是张邦昌仍然忽略了两点:第一,皇权具有其神圣性,不容他人染指,无论张邦昌是在什么情况下登上皇位,赵构都不可能完全原谅他。第二,张邦昌称帝时急于重新分配政治权力,得罪了一大批真正心存宋室的旧臣,而赵构在应天府登基时已初步组建了领导班子,张邦昌及其亲信逐步被新朝廷边缘化。

出于稳定局面,宋高宗起初对张邦昌极其优待,封他为检校太傅、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然而好景不长,金军稳定后方又继续南侵,开封的一些官员御敌无策,竟然建议赵构去安抚张邦昌,给他加官进爵,以示讨好金人。赵构由此认识到,只要张邦昌还活着,金人随时可能扶持他来取代自己。

张邦昌_张邦昌陷害岳飞_张邦昌之死

抗金名臣李纲

在这一关键时刻,李纲为宋高宗除去张邦昌坚定了决心。正当金军大兵压境之时,李纲强烈要求赵构杀张邦昌以维护正义。赵构自始至终一心只想巩固来之不易的皇位,李纲此言无疑很让他受用。只是,张邦昌有拥立之功,为了维护仁义的形象,赵构并没有立即听从李纲的谏言。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赵构在不久后还是找到了张邦昌的一项罪状。张邦昌登基之时,金人曾把宋徽宗的一个嫔妃靖恭夫人李春燕及十余名女眷赐予他,李氏被立为伪后。归宋以后,张邦昌仍与李氏关系不清不楚。张邦昌因此被贬到潭州(今湖南长沙),随后被迫自缢。

此等孟浪之举,实在很难令人相信是张邦昌主动所为。张邦昌虽然参与拥立赵构即位,但他不能左右南宋朝廷,相反,作为曾经的伪皇帝,身份极其尴尬,他不可能不清楚。可能的解释是,张邦昌中了赵构设下的圈套。

当初张邦昌立李氏为后,就是金人为他下的套。李氏曾是徽宗的嫔妃,也就是赵构的庶母,金人想以此羞辱宋室,同时断绝张邦昌归宋的可能。金人失算了,可是赵构却反过来利用李氏与张邦昌这层违逆君臣纲常的关系,置张邦昌于死地。

张邦昌陷害岳飞_张邦昌之死_张邦昌

宋徽宗赵佶,被张邦昌戴了绿帽子

开弓没有回头箭,张邦昌既已迈出称帝这一步,就再也不可能被真正地谅解。只是宋高宗处死张邦昌的罪名不清不楚,如同《金史》所言“罪以隐事杀之”,其真实意图反而暴露无遗。

后来金国又扶持刘豫建立伪齐政权,即使伪齐被宋军大败,刘豫也死心塌地跟着金人。至于原因,如刘豫在反驳宋汝为劝他归宋时所说:“独不见张邦昌之事乎?”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